教学信息网
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
教学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  信息正文

双师课堂|当精神分析遇到《了不起的盖茨比》

时间:2023-06-06 14:21:3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你羡慕盖茨比吗?假使你穿越成为了盖茨比会怎么经营自己的一生?《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部经典“美国梦”大片,带给观众的仅有令人艳羡与惊呼的纸醉金迷的世界吗?你如何认知片中的美国人呢?

带着这些疑问,在6月5日的经典电影赏析课堂上,电影评论中心李喆老师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玉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充满质疑与探索的双师课堂。用精神分析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视角,带领同学们一探《盖茨比》中独特的人物性格与文化背景。

张玉娇老师首先询问了同学们对电影的第一感觉,同学们回应“一个光彩夺目的世界”“自由开放的世界”“纸醉金迷的世界”。李喆老师总结道,这些世界可以统归为“享乐主义”盛行的电影叙事空间。

接着张老师对“享乐主义”“快乐原则”进行精神分析角度的解析。她讲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快乐,渴望在一瞬间满足本能忡动,漠视社会设定的道德和性别界限。电影中营造的叙事空间便是一个“潜意识”中的世界,把最原始的快乐展现给观众,所以我们看电影时不会觉得纸醉金迷的世界陌生,会对里面享乐的情节向往,因为那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本能驱动。

接着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理论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张老师给同学们解析了三重人格的定义,让同学们自己寻找影片中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性格。在张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大胆分析,勇敢发言。孙同学们认为片中的汤姆符合“本我”的人格,因为汤姆比较自私,奉行享乐主义,只为自己着想,不顾及他人;侯同学认为黛西也符合“本我”的设定,因为黛西不是真正喜欢盖茨比,却为了自己内心的虚荣接受盖茨比,只要是自己想的,就去追求,很自私。张老师肯定了两位的分享,因为本我的设定中,人会“只追求原始快乐,不在乎道德”,正如黛西离开盖茨比,仅仅因为她需要一个男人保护自己,汤姆、黛西不顾及道德问题,双双出轨,黛西开车撞人后,黛西和汤姆的反应冷漠,忽视法律和道德,是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些都是“本我”的驱动。

两位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盖茨比展现出来的“自我”性,比如盖茨比隐瞒父母的身份、过分强调牛津大学毕业、获得勋章、财富、奢华的生活等,实则展现的是他自卑的人物形象,努力赚钱追回前任,只是为了证明自我的能力,为了心中挚爱,努力奋斗,哪怕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的经历等,都是其“自我”在起着强大的现实作用。张老师以此引出其实人生的真正“突围”,源自正确的自我审视。而尼克充当着“超我”的角色,因为他是故事的讲述者,会适当时候对盖茨比的行为作出评价,适当做出警告,会对盖茨比做出的客观评价,了解他的虚荣与努力,对他以及发自内心的赞美,当然片中尼克的价值观被社会现实所颠覆,本我和超我无法调合,最终生病选择心理医生,所以他是片中最清醒的人物。

通过张老师专业心理角度的分析,同学们纷纷表示现在对剧中人物的表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受益匪浅。

李喆老师接着张老师分析的人物性格从电影创作的背景来分析,为何会出现这些的人物设定。李老师解释到,该电影所创作的背景为一战后的美国。美国获得战争福利,经济空前繁荣与富足,公众享受着体面的生活,乐观精神洋溢于各个阶层,美国民众看到了经济与物质的重要性,于是对政治、宗教甚至爱情都不再抱有幻想,美国梦成为财富梦。

作家菲茨杰拉德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开始批判反思经济繁荣下的人的虚荣与丑恶。接着让同学们反思,在美国文化传播中,所引以为豪的“平等、自由、民主”思想通过这部电影传播的如何?丁同学反思到:“美国文化传播,电影是其大头,我们看到的美国梦,英雄梦,世界警察形象,最多的就是通过好莱坞电影传播的,这部影片也传递出了自由、繁荣的思想,但是却让观众看了唏嘘不已,好像并不是真正的向往这样的世界,我倒觉得电影很讽刺,这可能才是导演真正的意图”。宋同学接着补充:“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但更是人类共同的艺术,对现实的批判、反思,本来就是电影该做的,所以即使再有意识形态的电影,都会有艺术独特的思考,不与之同流合污的普世的价值观”。

课程在同学们的七嘴八舌中结束,双师课堂带给我们的灵感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思路的扩展、思维的张力以及深刻的探索与反思。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