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网
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
教学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  信息正文

山海相约 淬炼匠心——泰山科技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赴三亚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之内涵提级】

时间:2025-10-01 08:17:5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9月20日至24日,我校智能工程学院组织骨干教师赴海南三亚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竞赛水平、深化课程改革与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专家讲座、实战演练、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9月21日上午,培训正式开始。上海交通大学王新昶教授应邀开展专题讲座。王教授以“以教代赛-以赛促教,青教赛备赛经验分享”和“以赛促改-数字化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为主题,结合自己获得全国青教赛一等奖的丰富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教学比赛的重点难点和应对策略。针对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知识图谱建设等实际问题,王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数字化课程建设思路。

下午,培训进入实战演练阶段。王晓、游玲玲等5位青年教师依次登台试讲。王新昶教授从课程思政内容的逻辑性、案例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点评,指出了每位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这种面对面的指导极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随后,王教授还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各类教学难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随着夜幕降临,王教授主持了以“学生差异化教学的策略与挑战”为主题的围炉夜话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们就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王晓、吴海峰、生梦瑶等老师提出了“如何讲授抽象的流体力学知识”、“青教赛是否需要准备逐字稿”等问题,王教授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了详尽而实用的解答。

9月22日,培训进入研讨交流环节。上午,参训教师首先围绕“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发展战略”展开学习分享。李一鸣、吴海峰、邱栋、丁静静等老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战略发展方向及全员书院制大学特色,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感悟。随后进行的“梦想与实践”读书交流会上,郝莹、郭恩璠、刘焕伟、朱志源等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享了带领学生参赛、理解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体会。郝莹老师分享了指导学生参赛的宝贵经验,孙太荣老师阐述了对董事长谈话精神的深刻理解,刘焕伟老师探讨了教师应如何赏识学生,孙太荣老师则分享了对学科竞赛与教学融合的感悟。

下午,培训组织了以“高效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分组讨论。各小组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后,由李一鸣、王惠、刘冠鲁、丁静静四位老师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发言。李一鸣老师系统阐述了本组关于青教赛备战工作的讨论成果;王惠老师汇总了多位老师的心得,梳理了“以教促赛、以教促学”的实践路径;刘冠鲁老师分享了对专家讲座的感悟,提出要立足实际实现自我提升;丁静静老师则分享了AI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沿思考。随后,卢雪、张超两位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本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解读了办学思路、师资建设、教学质量等核心指标要求。

9月23日,培训迎来第二位专家指导。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书亭教授开展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专题讲座。王教授从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入手,深入解读了认证理念与内涵,系统介绍了成果导向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下午,王教授继续以“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为主题,针对机械课程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问题导向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关键问题。

傍晚时分,王书亭教授主持了以“聚焦真问题,以一流实践教学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围炉夜话活动。智能工程学院张建中教授担任主持人,首先介绍了王教授的学术成就。王教授从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讲起,分享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在互动环节,刘冠鲁、李丽、王惠等老师就“如何应对学生不配合”、“仿真与实操课程的比例安排”等实际问题提问,王教授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予了专业而实用的解答。

9月24日,培训进入最后一天。参训教师分组进行学习总结,交流四天来的心得与收获。大家普遍认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学竞赛的备战能力,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更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新的启发。参训教师们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此次三亚培训是智能工程学院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走出去”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下一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建立培训成果转化长效机制,通过教学示范、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学校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