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网
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
教学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  信息正文

“摹”拍有模样:艺术实践彰显学生个性化表达——《从小说到电影》期中拍摄实践课总结

时间:2023-04-17 16:34:4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对于《从小说到电影》这门课的学生而言,最期待的莫过于期中拍摄实践课——对经典电影片段的摹仿拍摄。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彰显个性化学习方式,从选片、拍摄、剪辑、导演阐述等环节都拥有充分的自由度,无论是选择耳熟能详的商业电影,还是新主流电影和红色经典电影,学生们各尽其才通力配合,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带有我校大学生强烈个性化底色的摹拍作业,成为透视学生艺术素养和价值观表达的一张名片。

展示自我,积极参与拍摄实践

摹拍的具体实施上,要求学生以6—10人为一组,选择出最喜欢的电影片段,分别承担导演、摄影、后期、演员等职务,在这个临时剧组内过一把拍摄瘾,最终拍摄制作出5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

拍摄实践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成积极主动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理想信念。没有合适的服装,想办法去借;没有道具,用纸壳去做;没有拍摄经验,就拉片写脚本,在反复细致的观影和讨论中,组内同学对电影的思考更加深入。

作业展示和评论环节往往是课堂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各组都不约而同的保留了欢乐的拍摄花絮,在大银幕上时,当学生们用青涩的演技努力还原电影场面时,教室里总被如雷的掌声和欢声笑语充满。

正如学生所言:能有机会尝试拍摄,并在集体拍摄中体会到快乐,是难得的体验。即使多年后重看视频,也能回忆起美好的青葱岁月,以及《从小说到电影》这门课。

导演阐述,创新影评表达方式

拍摄一部5分钟的短片对非影视专业的同学来说有较大难度,从确定选题到拍摄结束,组内往往会出现各类突发状况,这就要求同学们加强沟通、与人为善,发挥“崇和合求大同”的传统哲学品质,以包容的心态彼此沟通,从而保证拍摄的顺利完成。随着剪辑的结束,同学们对这次别开生面的拍摄感触很多,体会到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系列工作的复杂,也拓宽了从制作、拍摄、表演等角度评论电影的思路。

作业展示前,各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做创作阐述,介绍本组选择影片的原因、对影片的理解,分享拍摄中遇到的趣事和困难,向组内同学真诚致谢等,当然,在阐述结束后也要回应教师的提问和互动。在这一环节,同学们表现的真诚、自然,部分同学提前准备了稿子,内容娓娓道来,真挚自然;部分同学选择即兴演讲,但是表达流畅逻辑清晰,在与老师互动环节,同学们也能侃侃而言。

发挥能动性,融合思政元素

将理论知识、思政元素与影视技术实践相融合,也是摹仿拍摄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拍摄要求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能够表现国情、抒发爱国情怀的电影,在创作手法上结合《从小说到电影》的课程目标,鼓励学生创新性表达。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拍摄了《一代宗师》片段,组内同学正好是我校武术队的学员,他苦练数周还原了电影中八卦掌、太极拳的对战场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拍摄中自然地延伸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建军大业》这部经典新主流电影,演绎再现前辈们为拯救国家决然举行起义的场面中,感悟先辈们“舍小我、为大我”的崇高气节,进一步弘扬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与民族命运维系在一起。

结语:

根据统计,2022——2023学年《从小说到电影》的摹拍作业超过200部,类型囊括了武侠片、喜剧片、黑帮片、新主流电影等类型,通过拍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跨学科的认知与分析力,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理念,我们鼓励学生通过课程成为敢表达、能表达、会表达的个体,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个体素养,“理论审美+实践创作”的学思结合授课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接下来的改编案例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